當今社會,網絡無處不在,集郵也不能獨善其身。移動網跨入5G時代,一部手機在手就能暢游中國,對于集郵者而言,通過網絡訂購郵票已經不再是遙不可及,手機加載的QQ、微信等聊天工具更是拉近了天南海北朋友間的距離。由于手機微信的便捷使用,微信已經成為人們日常聯絡的主要工具,于是微信群紛紛建立,更多的集郵微信群也應運而生,志同道合的微信聊友,共同組成一個又一個的微信小圈子,成為集郵者暢聊的空間,從早上一直活躍到深夜,話題五花八門,但都是圍繞著集郵而展開。
正是有了集郵這個愛好,加入了很多的集郵微信群,這些群可以分幾種類型,一類是各集郵組織建立的工作群,這類微信群嚴肅有余,活潑不足。主要是由此類微信群的建群性質所決定,通常只是發布會務通知、聯誼活動、展覽信息等等,這一類的微信群有一個共同的約定,有事發消息,無事靜悄悄,嚴禁發布廣告,不過文獻集郵研究會活動部微信群似乎是個另類,除了不準發鏈接和廣告,為了調動會員參與的積極性,經常舉辦抽獎和發紅包,尤其是到了訂閱集郵報刊的時候。
再一類是各個專業的集郵微信群,從我加入的微信群看,有郵政用品、文獻集郵、集郵文獻、專題集郵、圖畫明信片、普資封片、普票研究、賀年郵品、原地集郵、首日封、附加費集郵、郵政日戳、郵資機戳等等,我比較喜歡這一類的微信群,這類的群里討論的都是大家當前比較關注的專業性的話題,是通過網絡學習和討論集郵知識的主要來源。
第三類是集郵拍賣群,像春潮集郵文獻交流群、集郵文獻交流群等,每天晚上7點以后是最活躍的時間,通過各類郵品和集郵書刊的網絡拍賣調劑余缺,有很多撿漏的機會,尤其是集郵報刊和書籍的拍賣,換手率很高,這類拍賣群還有個特點,拍賣結束之后通常會發幾輪紅包,搶上搶不上都高興。
第四類屬于綜合性,什么信息都可以發布,感悟、雞湯、轉帖、吐槽、廣告、甚至還有隔空吵架……這類的微信群幾乎是忽略的,只是每天在無聊的情況下看一看。還有一類屬于一種私密的小圈子,人數不在多,在于共同的話題和愛好。
雖然說集郵是一項個人的愛好,但在大的社會環境下,傳統的集郵也要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借助便捷的網絡,提升自身的集郵素養。但網絡是個雙刃劍,在方便自己獲取郵識、郵品的同時,也要擦亮自己的眼鏡,不要被網絡圖片所迷惑,要學會駕馭網路,但不能迷信網絡。玩轉集郵靠的是自己的郵識,獲取郵識還是要多讀書,網絡上碎片式的知識只是點到為止。微信也好、微信群也好,對于集郵者來說,只是一種手段和載體,畢竟集郵者研究的是郵票及其制成品以及集郵類報刊的實物。作者:楊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