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四)》特種郵票并非是今年第一款小型張,前面還有兩個品種,分別是莫高窟和交通可持續發展。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這兩套票延后了,具體何時發行未知,也許今年不發了,使得紅樓夢小型張成為今年的第一枚小型張。發行之前計劃發行量就已經公布,660萬。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四)》小型張
660萬是個什么概念呢?很多人可能對這一發行量不以為然,然而如果縱向對比一下,就會知道這個發行量是有多么的少。小型張從1978年恢復發行,頭幾年走的是短腿路線,當時也沒有郵票預訂,發行量僅是套票的幾十分之一,一二十萬的量肯定火爆。1981年之后小型張發行量開始上漲,到了1988年漲到了600多萬,即大龍110周年小型張,623萬。到了1989年小型張繼續發力,孔子小型張漲到了981萬,1991年的水滸傳(三)小型張已經是1305萬。這樣來看,660萬是1988年以來小型張發行量最少的。
編年票已經洋洋灑灑29年,就沒有出現過比這個量還少的品種嗎?有,1995年世乒賽小全張發行量511萬,但此票預定戶是不供應的,多數年冊是沒位置的,也就是說是以短腿的形式推出。而預訂戶全部供應的最少發行量截止到目前就是這套660萬的紅樓夢(四)小型張了。2006年發行量少,眾所周知,最少發行量是三套票,而非小型張,四枚小型張發行量也都在700萬以上,最少的和諧鐵路也有700萬。2006年之后的十幾年大部分小型張發行量都在1000萬以上,即使少一些的也都900多萬,可見660萬還是非常少的。
其實去年的小型張減量到750萬就已經不打折了,并且還帶起了一波行情。這次發行量再減12%,自然紅樓夢小型張也沒有打折,發行首日價格就到了9.5元,之后穩步上漲,最高時曾到13.5元,目前為12.5元,是面值的兩倍多。和今年的套票相比,除了特11外,是升值率最高的品種。
由于計劃趕不上變化,小型張的數量和品種可能會有變化,八郵聯也許會增發,而下半年還有故宮和華佗兩枚小型張。根據題材來看紅樓夢屬于熱門題材,其他幾枚發行量應該要少于660萬,可能今年最低發行量會到600萬左右,甚至低于600萬。那樣一來,是金子遲早會發光的,小型張的輝煌會再次到來,我們拭目以待!作者:郵海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