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名著是作者曹雪芹以畢生心血營造的文學巨著,也是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它以賈府的大觀園為主要舞臺、以鐘靈秀的女兒為主角,傳唱著人物命運各異的悲劇頌歌,蘊含著寬廣深厚的社會歷史、思想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其中寶黛釵之間的婚姻愛情,更是散發著攝人心魄的魅力。“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是枉然。”這首《京都竹枝詞》將《紅樓夢》經久不衰的文學魅力及后人渴望新近這部作品的景仰之情表露無遺。
取自《紅樓夢》第二十三回“西廂記妙詞通戲語,牡丹亭艷曲警芳心”。郵票畫面背景亭臺相連,樓閣處處,潺潺流水,裊裊祥云,正似人間仙境。花紅柳綠中,紅妝寶玉,素裹黛玉,兩人共坐一塊石,同讀一冊書,書中情節令寶黛深深感動,兩人會心的那一瞬間,只覺“詞藻警人,余香滿口”。
國內曾在1981年發行《紅樓夢--金陵十二釵》,共十二枚郵票和一枚小型張《雙玉讀典》。該套郵票由中國著名國畫家劉旦宅先生繪畫,他以中國傳統的繪畫風格,清晰的線條,逼真的神態,生動地表現了大觀園中十二個貴族女子的形象,小型張巧妙地安排了小說中的一對主人公,濃郁的色彩與十二張郵票清晰的畫面形成鮮明的對比,給人一種相得益彰,無限美妙的喜悅之感,讓人愛不釋手,百看不厭,這套郵票從題材到設計獲得廣大集郵者的贊賞和收藏,郵票被評為當年最佳郵票,郵票從面值4.38元暴漲到現在市價800元左右,可見郵人對《紅樓夢》的狂熱喜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枚郵票“黛玉葬花”。
畫面表現了人物活動的自然性—— 林黛玉手扶鋤小憩,頭微側的瞬間。郵票上的林黛玉秀逸瀟灑,一身素衣,飄動的衣裙,弱柳扶風,完全表現出了林黛玉的特有氣質。畫面正是她緊蹙鵝眉,含情雙目透露出其內心“天盡頭,何處有香丘”的感嘆,充溢著對生活的渴望與祈求。
第二枚郵票“寶釵撲蝶”。
薛寶釵形象穩重端莊,但不失青春少女的天真,表情豐富,姿態優美,讓讀者聯想起書中描述。那對綠玉色的大蝴蝶就要飛過河,此時寶釵聽到了小紅和墜兒在房中正說私情話兒,她們怕窗外有人,開窗查看之時,窗外的寶釵立刻意識到其利害關系。郵票表現的正是那開窗瞬間薛寶釵的表情。
第三枚郵票“元春省親”。
元春蒙賜天恩,滿身富貴回到榮國府,她踏進大門,家的溫暖讓她哽咽,手拭淚的瞬間發出了皇宮原是 “不得見人的去處”的感慨。剛松開了拉著賈母和王夫人的手朝鳳輦走去,回眸的那瞬間表情,不正是一幅形象的速寫作品嗎?
第四枚郵票“迎春誦經”。
畫面上迎春倚榻疊腿,眉眼下視,平心靜氣,在讀著《太上感應篇》,這正是她沉浸于書的傳神瞬間,不由得讓人回味起這位美少女自律自己的 “只是讀書,不聞之狀,何必和別人結怨結仇呢”之語句。
第五枚郵票“探春結社”。
大觀園中文化藝術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非探春莫屬。這朵帶刺的玫瑰正默念手中花箋上“孰謂蓮社之雄才,獨許須眉,直以東山之雅會,讓余脂粉”之詩句。她這沉思默念的瞬間顯現出她“才自清明志自高”的氣質、心胸和志向。
第六枚郵票“惜春構圖”。
惜春是一位熱愛丹青的女孩,是榮國府的畫家。她那手執筆管,梳理筆鋒的瞬間,表現了她對將問世的畫作己成竹在胸的神態。人物形象頭上對稱的發髻,兩鬢的紅花也恰如其分地表現了惜春的年齡。
第七枚郵票“湘云拾麟”。
畫面不惜筆墨地表現了史湘云的可愛,看她飛動的衣裙,顯得風姿灑脫、活潑俏麗。郵票表現的是她將在薔薇架下撿到的一只金麒麟與自己佩戴的那只金麒麟對比的瞬間,把湘云無拘無束、襟懷坦蕩的性格描繪得出神入化,達到了此處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
第八枚郵票“李紈課子”。
畫面上李紈溫情脈脈,彎著腰,扶著兒子的背,慈愛之情溢于言表,而年幼的賈蘭也懂得母親的甘苦,正恭恭敬敬地聽著,兩條腿都站得筆直。正是這個瞬間,表露出了一顆真誠無私的母親的心。
第九枚郵票“鳳姐設局”。
鳳姐即王熙鳳,其性格豐富,郵票選取她“設局”這一題材為主圖,表現的正是鳳姐扭回頭來看著后面瞄著她的賈瑞的瞬間—— 一雙美麗丹鳳眼露出殺機,白皙俊俏的臉上露出一種兇相,鼻子“哼”了一聲,心中正念著: “幾時叫他死在我的手里,他才知道我的手段!” 突出表現了她千分自恃又萬分狠毒的性格特點。
第十枚郵票“巧姐避禍”。
巧姐年末及笄,母死父走后,舅舅竟要把她賣與他人做偏房。畫中巧姐扮成鄉下姑娘模樣,還用披肩掩住半張臉,生怕被人認了出來,此時偏偏風刮起了披肩,引得巧姐驚恐地朝后看,形象地再現了她匆忙逃出時的情景。
第十一枚郵票“可卿春困”。
郵票畫面上秦可卿懶洋洋地倚坐在椅子里,披肩滑落下來,無力整理。可卿的眼瞼下彎,目光無神,一手支額,像是在做夢,又像在遐想。一只貓蜷伏在其膝上也瞇起了眼。秦可卿攬貓的姿態把那種倦怠與空虛表現得淋漓盡致。
第十二枚郵票“妙玉奉茶”。
郵票畫面為妙玉神情正色,雙手擎一綠玉斗為寶玉奉茶至門檻外時的情景。這只綠玉斗為妙玉平時飲茶所用。她這一瞬間的神情微妙而鮮明地述說著其深深掩埋在青燈、古佛、蒲團、經卷的現實生活中的七情六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