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季度的回暖行情,讓廣大郵商和投資者對后市寄予了一定的期望,特別是即將到來的“紅五月”,更成為檢驗今年郵市的一次機會。而根據新郵發行計劃和最新消息,今年五月新郵“星光燦爛”,無疑將為“紅五月”增添砝碼。
隨著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日益臨近,“世博”熱點顯露無遺,這與當初奧運系列郵品發行有著頗為相似之處。毫無疑問,市場行情需要新的熱點與亮點,而“世博”題材的重要性又極其突出,5月1日《上海世博會開幕紀念》郵票的發行肯定會營造出新的市場聚焦點,而該郵票又是單枚成套,非常符合市場運作的“口味”。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目前依然蒙著神秘“面紗”的《上海世博園》小型張四連張,這種形式是第一次在中國郵品上出現,“噱頭”十足。其發售有怎樣的限制,現在依然還是個未知數,但就這一點而言,為“世博開幕”紀念郵票乃至整個“世博”板塊的運行營造了濃重的氛圍。
中國郵票新形式、新材質層出不窮,5月15日將要發行的《中國古代書法―――行書》郵票則第一次將“文房四寶”之一的宣紙作為印制郵票的紙張,這無疑是傳統特色與現代科技的高度結合,其轟動效應不會亞于《唐詩三百首》這一首套多媒體郵票。更為重要的是,《唐詩三百首》需要借助于價格不菲的點讀筆的配合才能展現真正的魅力,而宣紙郵票則不需要“高附加值”的幫助,因此也就更容易為市場所接受,在這一點上,宣紙郵票與絲綢郵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而近一階段絲綢系列郵票的活躍表現,也在為宣紙郵票的“出世”進行著“預熱”。
除了新郵本身的熱點效應和極強賣點之外,從目前的發行情況看,五月只有上述兩套新郵面市,而且一套在月初、一套在月中發行,這對兩者的表現乃至整個大盤的運行都形成了較為有利的氛圍:一方面有助于將市場的關注點和資金都吸引過來,從而形成強勁的集聚效應,為兩套新郵面市后的運行創造良好的條件,同時,也有助于市場合理分配資金。更為重要的是,兩套新郵一旦能夠帶動市場人氣,走出良好的運行形態,那么對于目前處于盤整態勢的大盤將產生重要的牽引力,由此,“紅五月”行情的產生也就有了可能與條件。(勞動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