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1年6月20日(周一)
最近一個月來,老票局部熱點頻現,個別品種漲幅達到50%以上,比較典型的有:J2國徽、J3保衛、J7大寨會議、J14二二八、T26鋼鐵、T31公路拱橋、T36鐵路建設等等,這個漲幅是在截留新郵大幅下跌的情況下出現的,不得不令人關注其大漲的內因。
我們知道:2010年以來啟動的第四次超級行情,漲幅最大、最穩定的版塊是文革時期發行的郵票,例如:文革大全從11萬元漲到了23萬元(全品);編號票大全從1.2萬元漲到了2.8萬元。這部分郵票之所以受到青睞,主要原因是沒有截留貨源的沖擊,價格完全按照市場規律運行。這一點與截留新郵受到人為控制貨源、控制價格有著本質的不同。事實證明:文革、編號票的投資收益是穩定的、安全的。
當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認識到投資老票的優勢后,必然有更多的人開始挖掘沒有充分上漲的老票版塊。那么JT票板塊就是受到關注的板塊之一。1974-1976年發行的JT票被人們成為“準文革票”是有道理的。這部分郵票的題材和后來發行的郵票題材明顯不同,帶有很明顯的文革色彩。最重要的是,這部分郵票沒有庫存,沒有=低價貨源干擾市場。現在來看,這部分“準文革票”與文革票、編號票的價格相比,相差很多,所以被投資者看中。
如果將看中1974-1976年發行的JT票的投資者叫做“打政治牌”,那么看中1979-1981年發行的JT票的投資者叫做“打題材牌”。因為1979-1981年發行的JT票在題材上發生了巨大變化。當時為了促進郵票出口,盤活郵票文化產業,郵票的發行量少,題材精美,設計精良、印刷精致。看中這部分郵票的投資者應該是聰明的,事實證明近十年來收益是穩定的、可觀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奔馬、西游記、齊白石、荷花、臉譜、紅樓夢等等。。。
1982年以來發行的JT票發行量開始增多,但是其中也不乏精品。例如:西廂記、仕女圖、旦角等等。有投資者開始關注這部分郵票的版票投資。因為這部分郵票版票的存世量已經非常稀少,這是因為當初破版率較高。目前所存世的版票大部分是1997年那次超級行情時期,截留主力放出來的貨源。目前截留主力已經沒有貨源,所以他們也不去炒作這個版塊,導致該板塊漲幅小,但是這不能掩蓋其精品的本質。
1992年以后發行的編年票也是很有意思的。1992-1996年的早期品種已經高于面值;1997-2006年的中期品種也高于面值;2007-2009年的基本在面值一線徘徊,但是2010年的份票去遠遠高于面值。有點頭腦的人都能看出來:2007年以后的郵票沒有大漲的原因正是當初截留貨源沖擊的結果,2010年的份票貨源還沒有放出來,目前正在高位控盤,伺機放貨。
綜上,老票局部熱點頻現,既有投資者的醒悟,也有對于截留新郵控盤的無奈。正是這種心態,才形成了第四次超級行情經數年而不衰。一些“專家”還抱著過去三次行情的“經驗”來看待今天的超級行情,正是犯了經驗主義。他們不知道過去的超級行情是怎么夭折的,不知道炒作截留新郵是有多么的危險,所以才會認為今天的超級行情會蹈過去的覆轍。從我多年的研究來看,只要投資者不去炒作截留新郵,就能保證郵市資金不流失,就能保證超級行情長期性,就能保證集郵隊伍逐年壯大。可以肯定的是:擁有14億多的華人群體的中國集郵文化一定能夠成為世界集郵界最亮麗的風景線!這個目標的實現,是集郵公司責無旁貸的義務,也是投資者的夢想。要夢想成真,就要團結一致,共同抵制截留新郵主力。(以上觀點,僅供參考,轉自畢氏郵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