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90年代初,我到印度尼西亞的泗水(蘇拉巴亞)去參加亞洲集郵展覽,結識了國際上一些大集郵家。一次閑聊,我問他們怎樣看待集郵?一位在國際集郵聯合會擔任很高職務的中年歐洲人聳了聳肩膀,笑著說了一句很簡短的話。我不懂外語,翻譯馬上就譯過來:這位先生說,就倆字:“玩玩”!我頓時驚訝不已。那時候,我們稱集郵活動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組成部分”,是一件很“嚴肅”的正經事。而外國著名集郵家卻把它說成是“玩玩”,能不讓我驚訝嗎?
我本人不集郵。上世紀50年代末期我進入郵政行業大門的時候,領導明確規定“干郵政工作不許集郵”,可能是我們接觸郵票的機會多,怕我們“近水樓臺先得月”吧。上中學時,我曾從家里收到的信封上把郵票剪下來,在清水里泡泡,再把郵票揭下來,貼到玻璃窗上,等郵票干了,把它插在用零花錢買的小小的集郵冊里,這算是集過郵吧。但領導提出了要求,我也就不再集郵。到了上世紀80年代,郵政行業里也有部分職工集郵,領導不再制止,算是“合法”了。但因已過了收集珍稀郵票的“黃金時期”,我也沒再把學生時代的愛好揀起來,一直堅持不集郵。從1990年起,我開始從事郵票的發行管理和郵票的設計印制管理工作,直至退休,長達14年。這十幾年里,因工作關系,我也經常參加一些集郵活動,從實踐中,我才逐漸體會到“玩玩”的真正涵義。
按照我的理解,所謂“玩玩”就是集郵愛好者利用工作之余的閑暇時間,收集、整理、鑒賞、研究郵資票品的活動。真正的集郵者對郵票的癡迷程度是很令人感動的。有的不惜節衣縮食,省下點錢來去購買心儀的郵票;有的付出不菲的差旅費用,不遠千里萬里奔到某地去參觀郵展;有的從青春年少即開始集郵,直至古稀之年,雖體弱力衰,仍樂此不疲,數十年如一日;有的為了弄清郵票研究中的一個問題,不辭辛勞地跑圖書館、查找資料,甚至千方百計地設法拜訪素昧平生的專家學者,只為求得個明白——這些集郵人之所以如此癡迷集郵,自然是能從這項活動中獲得諸多的樂趣。這些樂趣是什么呢?我以為:
從郵票中可以認識歷史。從1840年世界上第一枚郵票誕生到現在170多年,世界上發生過的所有重大事件,幾乎都在各國發行的郵票上有所表現。就拿新中國誕生以來的60多年來說,我們國家發生的所有重大歷史事件都發行過郵票。如:國慶、黨代表大會、人大會、政協會的召開,發射衛星、發射神舟飛船、三峽工程、亞運會、奧運會、世博會、紀念杰出領導人等等。由于各國郵政過去都是政府開辦的代表國家的部門,郵票選題的確定都有很嚴格、復雜的程序,保證了郵票發行的權威性。近些年,許多國家的郵政實行了企業化或商業化運營,但是,郵票發行計劃的制訂和審查,仍然要由政府部門來負責。還有一點,就是到目前為止,每一個國家只有一個部門(或企業)獲準發行郵票,而不像貨幣可以有幾家銀行同時發行。所有這些措施,都保證了郵票發行的權威性,保證了郵票所記載的歷史事件的真實和可靠。可以說,一部世界郵票史,就是一部簡明的近代世界史。
從郵票中可以學到知識。各國發行的郵票,內容包羅萬象,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藝術、體育,風光、物產等等,而且這些內容絕大多數是準確可靠的。各國郵票發行部門都對郵票的設計工作持嚴肅認真的態度,盡量避免發生差錯。以我國為例,我們每發行一套郵票,其選題都經過各方面專家論證,設計所需資料由權威機構提供,設計圖稿請有關機構或專家鑒定。我們認真執行一整套郵票選題、編輯、設計工作的嚴格的制度和程序,以避免出現差錯。當然,由于種種原因,在郵票上偶爾出現個別差錯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但在全世界每年發行的數萬枚郵票中,出錯的情況極少,概率極低。郵票出錯的原因很復雜,有時甚至找不出真正的原因。有一年,我國發行的一枚郵票圖案上的化學公式出了錯,一位中學生致信郵電部,責問說,我們中學生都懂得這個公式,你們堂堂國家郵電部為什么搞錯?我們立即查找出錯的原因,結果發現設計郵票時所用的化學公式,是一個有關專業的權威部門提供的打印文件上的公式錯了,設計人員不可能什么都懂,照貓畫虎把那公式用上了,導致出現了可笑的差錯。我相信那權威機關不可能不懂這個公式,也可能是打印時疏忽了,真是讓我們哭笑不得。
郵票堪稱百科全書,集郵人如果認真、細致地研究每一枚郵票,定會獲得豐富的知識。
從郵票中可以提高藝術素養。郵票是藝術和技術相結合的產物。郵票圖案幾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美術種類,如我國郵票圖案,就大量采用了國畫、油畫、版畫、裝飾畫、水彩畫、水粉畫、素描、雕塑、書法等多種藝術手段,還有陶瓷、青銅器、玉器、奇石等藝術珍品的展現。有的郵票甚至直接以藝術名作為圖案,將藝術珍品永存于方寸之中,更為人們提供了近距離和反復觀賞藝術珍品的條件。有一位美國郵票設計家曾對我說,他非常重視郵票的設計工作,因為,他的作品如果放在展覽館陳列,只能讓幾千人或幾萬人看到,而印在郵票上,則可以讓幾千萬或上億人看到。他的話說明了一個道理,即郵票具有一定的廣泛傳播藝術的功能,集郵人可以通過鑒賞郵票,博覽大量藝術作品,得到美的藝術享受,提高自己的藝術素養。郵票的印制采用多種精細印刷的技術手段,如雕刻凹版、照相凹版、膠版等工藝的印刷,還有各種紙張、油墨,各種防偽技術等。郵票印制廠家通過這些技術手段,盡量還原圖稿的藝術品貌,彰顯方寸之間的藝術品味和技術含量。集郵人若能對郵票的藝術和技術進行深入研究,必將大有收獲。
以上所述雖不完全,但也說出了集郵樂趣的主要方面。若把這些高雅的樂趣、這種眾人喜愛的集郵活動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組成部分,也是有道理的,只不過不要那么嚴肅罷了。集郵“玩”什么,似應有了答案。作者:陳文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