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郵政工作人員還是集郵者,對郵戳應該是很熟悉。郵局內部的各個交接的環節都離不開郵戳,當一枚郵戳被加蓋在郵件或者業務單式上的時候,郵戳就成了明晰責任的一種見證。對于郵局的用戶來說,郵戳是一種期冀,是一封家書啟程的日子。對于集郵人來說郵戳是一種見證,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天,郵戳就是某一種大事件的親歷者或參與者。
就目前而言,常見的郵戳包括郵政日戳、紀念郵戳、風景郵戳和郵資機戳。每一類的郵戳都有各自的適用范圍和加蓋規則,不可越殂代皰。早些年曾見過用“郵資已付”郵戳銷信的情況,這就屬于“不務正業”了,“郵資已付”郵戳已經于2004年4月1日停止使用了。
郵政日戳是郵政部門經辦郵政業務所使用的、標有時間和地名的戳記,是憑以確認郵政局所與用戶之間以及局所間、內部生產各環節間權責關系的印信。其作用主要是反映了郵政系統作業的規范性、嚴肅性、可靠性和資料性。對于各類郵戳的使用范圍,《國內郵件處理規則》(2000版)對郵戳包含各類機戳的使用是有規定的,郵戳是郵局表示處理郵政業務一種戳記,具有法律效力。《郵政日戳使用管理規定》等規章也有明確規定,加刻局號的郵政日戳僅限于營業和投遞部門使用,用于蓋銷郵資,并按規定加蓋在郵件封皮、各種業務單據以及經過郵政部門同意加蓋的其他單式、憑證上。不準加蓋在空白紙張、簿冊、以及與郵政業務無關的各種冊、頁、單式上。沒有刻局號,只加刻了內部通信生產單位名稱的郵戳,只能用于各種內部通信生產的業務單式上,不能用來蓋銷郵票和用作表示郵件收寄、投遞使用。
有時候遇到集郵者訴苦,說郵局的工作人員不給加蓋郵戳,為什么?那就要找一下原因了,假如請銷者使用了沒有任何郵政或集郵意義的紙張蓋戳,郵局的工作人員做法是對的,一方面堅持了郵戳的嚴肅性,另一方面還要耐心解釋清楚不給蓋戳的原因。集郵者在蓋戳之前也要了解一下國家對郵戳蓋用的規定,就不會鬧誤會了。順便給集郵人提個醒,在加蓋郵戳或是請銷的時候,一定要符合郵章的規定,郵局的工作人員一般也不會難為大家的。
各類郵件上所貼的郵票,以及郵資信封、郵資明信片、郵資郵簡上所印的郵資圖,必須用郵政日戳蓋銷,這一條郵局工作人員必須遵守,并且日戳要加蓋的清晰。由于郵票加貼在郵件上的位置差異,于是也就見到了郵戳在郵票圖案上各式各樣的加蓋形式,有幾乎整個郵戳都銷在票面上的(俗稱牛眼),有的郵戳只顯示了一半,有的郵戳只加蓋了一個小邊。這也為喜歡收集信銷票的集郵者提供了不同的需求。觀察一些老信封或者老郵票上的郵戳,凡是郵戳加蓋完整、清晰的都會格外受到集郵者的青睞,以至于在拍賣會上被多家追捧,拍賣價格更是扶搖直上。因為郵戳是研究郵件所經過郵路的重要依據,更是集郵者編組郵集的好素材。
用郵戳蓋銷郵票,以前曾經有過規定,郵戳一般加蓋在所貼郵票左下四分之一處。根據《郵政通信特有職業技能鑒定培訓叢書——郵政營業員》相關內容,蓋戳應該包拯在郵票和郵件封面上都帶有日戳戳印,一般加蓋在郵票的左下角或右下角。在蓋銷紀特郵票、首日封時應特別注意防止污損影響美觀,在蓋銷小型張時日戳應該加蓋在郵票齒孔的騎縫處。
在掌握了郵戳的使用范圍之后,再加蓋郵戳的時候,就會有自己想得到的結果。另外再給集郵者提個醒,再請銷郵戳的時候,一定要附回程信封或者郵資。很多集郵者都反映寄出的求戳信杳無音信,反思一下是否有不附回程郵資的情況。只要附有回程郵資,一般情況下,很快就會收到心儀的實寄封或者明信片。假如不附回程郵資,這部分費用就需要郵局的工作人員擔負,后果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