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一枚郵政日戳,感到很稀奇——放射。
說起放射,我的理解應該是一個物理、化學或者醫學名詞,是由一個固定的點向四周發射光或者射線。當然這枚戳的真實含義不一定就是那層意思,但總能賦予人們豐富的想象力。
查了一下放射的正確定義,所謂放射由一點向四外射出。例如太陽的光向四面放射熱量。再詳細一點,包含四層意思,其一光線向四面射出;其二發射;其三噴發;其四散發。
還有一個定義:放射是指元素從不穩定的原子核自發地放出射線,(如α射線、β射線、γ射線等)而衰變形成穩定的元素而停止放射(衰變產物),這種現象稱為放射性。衰變時放出的能量稱為衰變能量。原子序數在83(鉍)或以上的元素都具有放射性,但某些原子序數83以下的元素(如锝)也具有放射性。
其實日常生活中接觸這個詞最多的應該在醫院了,最常見的超聲診斷、介入治療、血液凈化、放療等等,利用人們肉眼看不到的射線,治療、修復人們身體中受傷的部位,讓人們早日恢復健康。
超聲診斷就是超聲檢測技術應用于人體,通過測量了解生理或組織結構的數據和形態,發現疾病,作出提示的一種診斷方法。超聲診斷是一種無創、無痛、方便、直觀的有效檢查手段,尤其是B超,應用廣泛,影響很大,與X射線、CT、磁共振成像并稱為4大醫學影像技術。這里大家最陌生的應該是磁共振成像,這也可以說是放射醫療的最尖端的技術了。
介入治療就是介于外科、內科治療之間的新興治療方法,包括血管內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療。介入治療就是不開刀暴露病灶的情況下,在血管、皮膚上作直徑幾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經人體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設備(血管造影機、透視機、CT、MR、B超)的引導下對病灶局部進行治療的創傷最小的治療方法。
血液凈化就是常講的透析,把患者的血液引出身體外并通過一種凈化裝置,除去其中某些致病物質,凈化血液,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血液凈化應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濾過、血液灌流、血漿置換、免疫吸附等。腹膜透析雖然沒有將血液引出體外,但其原理都是一樣的。血液透析只是治療慢性腎衰的方法之一。
放療是用各種不同能量的射線照射腫瘤,以抑制和殺滅癌細胞的一種治療方法。放療可單獨使用,也可與手術、化療等配合,作為綜合治療的一部分,以提高癌癥的治愈率。在手術前先作一段放療使腫瘤體積縮小些,便可使原來不能手術的患者爭取到手術的機會。對晚期癌癥則可通過姑息性放療達到緩解壓迫、止痛等效果。
看來“放射”一詞在醫學上應用還是很廣泛的。
從一枚日戳上能引出一串豐富的聯想。作者:聞鍾